活动意图:
新《纲要》提出:婴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起情趣、激活兴趣;培养婴幼儿的革新意识;赋于婴幼儿满足感和收获感。然而传统的美术教育大多需要通过模仿学会技能、方法,忽略了孩子的自主性与创造力。大班婴幼儿在常识能力水平方面已经处于较高的阶段,其精细动作进步也日趋成熟。因此,我选择了婴幼儿既有兴趣,又能充分动手工脑的扎染活动,让婴幼儿在自主印染花手帕,体验扎染艺术的魔力与活动带来的满足感与收获感。
活动目的;1、知道扎染的基本步骤与办法;2、可以选择不一样的材料进行大胆操作,感受扎染的奇妙;3、通过赏析与进一步感受图案与扎染办法之间的关系,体验制作的乐趣。
活动筹备:
1、经验筹备:捆、扎的方法与办法2、物质筹备:
(1)扎染手帕成品;(2)扎染制作步骤图谱;(3)扎染材料:白色棉布手帕、剪刀、各色染料、大小不一样的珠子和玻璃球、不同形状的玩具、牛皮筋、塑料抽拉带、细铜丝、水桶、盐、抹布等;(4)展示板。
活动过程:
1、导入部分:
师:小朋友们,今天啊,老师要给大伙变一个魔术。小朋友仔细看了。
教师先出示一块白色的手帕,放到身后,偷偷换成扎染手帕成品。
提问:
1、小朋友们感觉哪一块手帕比较漂亮?漂亮在哪儿?
2、小朋友们猜一猜,白手帕是如何变成漂亮的花手帕的?
2、教师示范:(出示扎染材料)1、初步解说扎染制作过程,出示制作步骤图谱;2、示范扎染手帕的基本过程,选择材料--捆扎--浸泡--清洗--晾干;3、引导婴幼儿察看制作材料,一同讨论不同材料的作用和用法。
3、婴幼儿操作:
师:小朋友们也来当个小小魔术师,大家一块把白色的手帕变成好看的花手帕吧!每一个小组都有不一样的材料,小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,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。
1、分发材料,教师作适合卫生需要;2、教师巡回并当令指导。
4、展示总结:
将婴幼儿的作品粘到展示班上,依据不一样的图案与婴幼儿讨论其用的材料与办法。
活动延伸:
1、可将扎染材料投放至手工区角;2、可将成品放至娃娃家的商店。